早前推介了 Robin Grille 的 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 (中譯「善養小同成大同),幾百頁厚確實是重了一點,但內藏作者十五年來對育兒的研究和經驗,以及人類的育兒歷史,絕對值得所有父母擁有。

如真的未能花太多時間閱讀,可選擇另一本較容易入口的 Elevating Childcare: A guide to Respectful Parenting (中譯「相信孩子的能力:從獨玩到自信成長」),尤其適合0-2歲寶寶的父母。同樣由心理學家撰寫,這本書的內容圍繞匈牙利籍幼兒教育工作者、RIE (Resources for Infant Educarers) 創辦人 Madga Gerber 的育兒哲學 - Respectful Parenting。 

簡單來說,家長對孩子最缺乏的,從來不是物質上的給予,而是尊重和觀察。RIE 啟發我們,如何從寶寶出生那天開始,學習尊重這個「人」,作為「愛」的一部份。我們經常因為孩子年紀小而忽略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情緒,在照顧的時候沒有進行足夠的溝通:換尿片時一塊又凍又濕的紙巾在毫無先兆下放落屁股、洗澡時不說一聲就花灑「兜頭淋」...這些都屬於不尊重的行為。

其實父母只要相信孩子獨有的天賦及表達能力,對他們的情緒賦予同理心,並且作出簡單及真誠的回應,便能建立互信的親子關係。這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,它不但會成為孩子願意聆聽和表達的基礎,而且能協助往後日子實踐「不打罵、不寵壞」的原則。


如何尊重孩子?
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天性:

● 對身邊事物好奇 ── 所有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新奇好玩,雖然未懂得分析危險、衛生、禮貌等問題,但父母在安全的環境下可盡量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探索

● 直接 ── 使用最直接的探索方法,例如把東西放嘴裏、摔地上、蹂躪、攀爬等等,都是無可避免的成長過程;當遇到危險時,理解家長會大為緊張,但如何介入和阻止,都一定有比打罵更正面及有效的處理方法

● 試探 ── 隨著每天學習,孩子會不斷試探底線;遇上這些情況,家長及照顧者的價值觀必需一致及穩固

● 情緒化 ── 由於腦袋控制情緒的部份還在發育,孩子傷心便大哭,開心便大笑,尤其對著身邊最信賴的人

● 自私 ── 孩子沒有成人的時間觀念,而親人就是生存的依歸,所以他們所要求的、感受的,都是 here & now

● 大愛  ── 孩子雖然自我中心,但他們的心卻是裝著滿滿的愛!

200115_blog 1-01.jpg

你有認真觀察孩子嗎?古字也能帶出箇中玄機!

當我們接受了孩子的特質,便能夠帶著同理心去關懷和周旋。相處過程中孩子和父母互相切磋,日常生活中遇上相同的狀況也要反覆練習,不能期望一步登天。書中亦有一些真實例子,讓家長能夠切身地了解箇中技巧。

除了尊重,還有一點家長經常忽略的,就是「觀察」。家長或照顧者很慣性在孩子作出自己的選擇前,已經為他們作出選擇;也時常在孩子很專注地探索一件細微事情時,因為自己覺得無聊而終斷孩子的行為。RIE 的教學中,觀察孩子是很重要的一環,過程中甚麼時候介入、如何介入,都是家長需要學習的技巧。

代表「家人」的中國字「親」,從遠古的象形文字「寴」演變出來 - 「宀」,表示同一屋簷下;「亲」和「見」的組合,是「自己參與,在近處看」的意思。由於孩子們沒有時間觀念,他們都活在當下,並專注眼前的事情,這特質是成人該反過來學習的。作為雙親,我們應容讓孩子有當下的覺察,透過在旁默默觀察及了解,才能適當地誘發他們的潛能,加以栽培。

Comment